Friday, February 25, 2005

吳念真:228是個傷口 卻變成藉口

自 聯合新聞網 轉貼

吳念真:228是個傷口 卻變成藉口



【記者何振忠、梁玉芳/專訪】

「詮釋一段歷史,要從對下一代有利的角度去解釋。」導演吳念真遺憾二二八這幾年被政治上的操作利用,他也期待二二八的爭論應該夠了,未來的二二八大家都去踏青!

「悲情城市」由吳念真與朱天文編劇,吳念真說:「二二八先前是被掩蓋的傷口,後來變成藉口,一如省籍,後來任何悲情、任何被壓抑的迫害,都拿這個來當藉口。」「傷口必須拉開,看問題在哪,傷口才會好。」

以下專訪以第一人稱記述:

拍悲情時,閱讀和採訪了很多傷心的故事。舉個例,大稻埕有位阿婆有一棟房子,人家要改建她都不賣,原來那時槍斃了人,屍體都是偷偷的埋掉,她先生的屍體就是埋在這房子下面。她怕如果改建翻地,挖出屍骨的時候要怎麼去解釋?你看,這個恐懼,一埋這麼久。

這故事跟我的想法沒什麼不同:那是一個傷口,必須拉開來看,看它問題在那裡,才會好嘛!愈掩蓋就會愈慘烈。

所以當這個東西可以討論、當二二八的東西可以出來、史實可以呈現的時候,就有兩條路可以走:一是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;二是希望以後不要再犯。

對於二二八,我認為這是兩方面對事件的認定不同,台灣覺得媽媽要回來了,結果大失所望,而大陸上的國民政府根本不覺得台灣是自己的小孩嘛!

這提供一個訊息,以後是不是可以在兩種文化聚合的時候,用這樣的心情去了解彼此省籍的東西。就像我看孝賢的「童年往事」,才知道大陸人的悲哀,他爸爸講家具臨時買一買就好,隨時要回大陸,我就沒辦法了解,因為我就住在這個地方呀!但他有錯嗎?沒有。

我去溫哥華演講,有人說要去中國化,批評一些人在台灣這麼久還眷戀著大陸,我說你們在加拿大也住了一、二十年,還不是那麼關心台灣,一樣嘛!

二 二八對這一代的年輕人已經很遠了。他所閱讀的東西,會導致怎樣的心情,要 先看我們這一代怎樣解釋。問題是我們這一代常常做錯一件事,特別到後來這幾年,一如省籍一樣,到選舉的時候就把它拿來當成操作的藉口,這是最大的悲哀。一 旦這個放不掉,仇恨要形成,很簡單;但要遺忘或抹平,很難!

至於二二八事件本身,是沒辦法建立共識的,所以詮釋者用普遍的心去解釋或去面對,用最大公約數去了解這個事件發生的過程,就很重要。我們交給下一代的是什麼,下一代才能慢慢了解;但如果我們還是用仇恨去解釋,下一代接收到的訊息就永遠是這個。

二 二八是很多面向的。我們礦區的礦長劉傳明當時被捉,關了十幾年,他是留學 東京的。他講過一句話影響我一輩子:「做工很艱苦,再艱苦,也要讓小孩讀書,才有知識,才有力量。」這是多麼深層的東西,身家財產盡失,最後的要求,竟是 要求讓小孩讀書。那個時代的那種人,他不是用仇恨去看事情,這是他的解決方式。

另有一個採礦師傅,也很有學問,在八堵被幹掉。他的媽媽後來不讓他的小孩再念書,理由是:「書不能讀太多,頭殼會胡亂想。」

所以我們要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問題比較健康?逃避嗎?恐懼嗎?還是用知識去了解?我覺得是用真實的態度去看待,再把你解釋的交給下一代。

我寫悲情,就是寫兩種文化的不一樣、兩種心情的不一樣。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,在一個時機裡面,大家聚在一起,但沒時間好好去了解對方,剛好災難發生。

外省人本省人都不喜歡這片子,邱復生找人看試片時,當場就有人喊「這對外省人不公平」。其實那時候,我們怕的是被台灣人罵死!有個歐巴桑就罵我把台灣人寫得那麼沒水準。我們早知道,兩邊都別想討好,唯一能做的事是讓人知道二二八可以拍電影,可以說了。

孝 賢將結尾落在家庭,這點很好。如何讓下一代往下帶,我們去解釋任何一個歷 史事件,應該是從對下一代有利的角度去解釋。台灣能不能更持平去看待事情,經過二二八的大悲,沈澱下來的心情應該是很溫厚的,是思考怎樣去教小孩用更寬廣 的角度看事情,期待他們成為祖籍台灣的世界公民。

台灣對二二八的爭論應該夠了,以後二二八應變成踏青日,當成春天的氣息,變成每年的希望之日,別再政治了。

Monday, February 14, 2005

BBS小蝦米 力抗WWW大鯨魚

從 聯合新聞網 轉貼

BBS小蝦米 力抗WWW大鯨魚




【伊絲塔】

從有趣、新奇的消息,到八卦、實用的資訊,最近BBS「批踢踢實業坊」持續在各大媒體上曝光。BBS這個原本流行於大學生族群的系統,似乎又再度掀起熱潮。

BBS是什麼?

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簡稱,中文直譯為「電子佈告欄」,藉由電腦網路連線遠端登入(Telnet)後,提供使用者雙向溝通的園地,與來自四面八方的使用者彼此交換資料與情報。

全 球第一個BBS「CBBS」於1978年在美國芝加哥開始運作,有別於現 在的主流─圖文並茂、聲光俱佳的WWW,BBS的系統為純文字,完全使用鍵盤操作,使用者必須熟記各種複雜的系統指令,才能運作自如,對一般電腦新手來 說,並不是很好上手。雖然隨著網路傳輸速度的改進,電腦科技日新月益,許多複雜的指令一一經過簡化,但純文字介面這點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。

1992 年,國立中山大學計算中心成立了第一個中文化的BBS,BBS開始 在台灣逐漸發展。1997年,中山福爾摩沙(Formosa BBS)單日累計進站總人次高達7萬人,2005年的今天,台大批踢踢實業坊的同時上線人次甚至可以維持在兩萬人以上,也就是說,在同個時間之內,有兩萬 個使用者正在批踢踢BBS站上閒逛,看板總計6800多個,熱門看板同時間有上百個、甚至上千人正在瀏覽,數量與規模均相當龐大。

有別於台灣以遠端登入的Telnet為核心,日本BBS以網頁型態為主,稱之為「電子揭示板」,一般網站的留言板是小型的BBS,最大的複合式揭示板首推為2ch,至2004年底為止,總計超過700萬人次造訪、張貼文章。

人氣旺 迴響變大

1.情報流通快速

除 了公開的佈告欄,BBS系統提供的服務項目很多,包括站內個人信箱、聊天 室、水球(線上即時簡訊)等,使用者只要透過註冊與登入,便可以獲得這些服務。現在大型搜尋引擎也提供了類似的服務,與WEB畫面重新讀取的速度比起來, BBS的特色在於系統文章更新迅速,當游標一進一出,新發表的文章立刻顯現。有的BBS程式甚至提供作者在線服務,即以亮白色區別文章作者是否在線上,閱 讀文章後,你可以立即丟水球給作者,傳遞心得與想法。

因 為上站人數多,站友來自四面八方,因此,文章只要一張貼出去,引起的迴響 有時連作者自己也想不到。而BBS的站愈大、吸引的使用者愈多,可提供的情報量就更多。大站有大站的好處,小站有小站的溫馨,全國連線版的版友不固定,可 以了解一般人的看法;站內特有板面,主要是經營固定的板友。只要登入BBS,就可以看到網友對於時事的看法,正反兩方意見均攤在陽光下。因為匿名讓人產生 安全感,許多原本不敢公開說的話,在BBS上卻毫無顧忌的張貼。

2.從BBS累積人氣出書

痞 子蔡在BBS的連線故事板(Story板)張貼小說「第一次親密接觸」引 發網路小說風潮;LogyDog在巴哈姆特BBS的歡樂惡搞板(KUSO板)貼出「我的住院日記」,將其實是很痛苦的血淚經歷(小雞雞被羊肉爐燙傷),化 為生動有趣的文章,一時間交大烤雞事件火紅,網上大量轉寄,話題延燒至各大媒體,最後還成了實體書「羊肉爐不是故意的」。

網 路成書不只在台灣,日本「電車男」從2ch的獨身男性板(毒男板)討論起 家,男子在電車上救了一位被醉漢騷擾的女子,爾後與女子e-mail信件往返,以「電車男」為名,上2ch討論區徵詢網友的意見,2ch討論區通常語言尖 銳、火藥味濃厚,電車男話題成為少見的溫馨暖流,成書後的內容型態很特別,將3月14日到5月16日當中,BBS上的討論文章,包括BBS上特有的表情符 號,全數收錄,忠於網路上的原貌,成為發行上萬冊的暢銷書。

WEB化 力求突破

BBS 使用Telnet軟體,早期是Netterm,設定和用法均較麻煩, 後來則以台灣自己開發的中文化軟體KKman和Pcman為主,在WWW成為主流的現在,許多BBS也開始WEB化,BBS的全國連線板早就可以用網頁觀 看與發文,在搜尋引擎,例如Yahoo!奇摩、蕃薯藤、Openfind等入口就可以看得到;區域站台則致力於發展個別特色,如電玩專站巴哈姆特和動漫專 站伊莉琴斯,WEB和BBS是同步的,使用者可以選擇從BBS或網頁兩種不同的方式,登入、觀看與發文;批踢踢有網頁的討論區和精華區,但僅限於觀看,無 法發文;台大電機站則只有精華區有網頁版。

BBS這個小蝦米,從早期萌芽,歷經DOS時代,到現在Windows微軟視窗作業系統獨霸的天下,面對快速變遷的網路環境,仍然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,開出璀璨的花朵。

(本文作者為動漫研究團體傻呼嚕同盟成員)

BBS在哪裡?

台灣知名的BBS:

中山大學美麗之島(福爾摩沙) telnet://bbs.nsysu.edu.tw/

台大批踢踢實業坊 telnet://ptt.cc/

巴哈姆特電玩專站 telnet://bbs.gamer.com.tw/

KKCITY telnet://bbs.kkcity.com.tw/

中情局影劇娛樂主題站 telnet://cia.twbbs.org

日本最大BBS:http://www.2ch.net/

BBS小常識

BBS畫面基本上是黑底白字,要塗上顏色,就要使用顏色控制碼。只要在文章中使用一些特殊的控制碼指令,便能根據不同網友,顯示看文網友的帳號、暱稱,甚至是生日。

Tuesday, February 08, 2005

恭喜發財~~~

又是新的一年.
祝 大家

事事順利 心想事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