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 ETtoday.com 轉貼
我為狂
本人是大陸人,從小就學習的是簡體字,應該說對簡體字有感情,可是說實話,我覺得簡體字是中共幹得最不聰明的事!
其 實,大陸人說簡體字好的人當中有很多是站在自己對中國歷史的無知,自私的立場上說的!?什?呢?臺灣朋友也許不知道,大陸曾經 使用過第二批簡體字,但是,鄧小平上臺後就被廢除。現在很多人日常筆記私下中也會使用這些字,街上的手寫招牌也有用的。說實話,這些字跟現在的簡體字有很 多都是民間用了上千年的俗體字,或者是帶字符號!比如,道寫作刀+走之,部 寫作ㄗ,原寫作「厂+元,感 把咸改?干,短寫作「矢+卜」,樓寫作「木+由」! 所以,對於那些主張恢復第二批簡體字甚至要求漢字繼續簡化的的網友,我無話可?。但是,對於那些說,二 簡簡化得不好的網友,我要說,其實你們的觀點跟臺灣朋友的觀點是一致的,而且,臺灣朋友比你們多了一份中國心。因?您是站在現在的角度看問題,覺著簡化的 不好,如果站在港臺的角度,一,二批簡體字都是半斤八兩一樣的!?個例子,第一批簡化中把奮簡化成?,而二?中把「鼻「中的田去掉!一簡字中,把皇后,前 後,都簡化成后,二簡體把圓,元都用原來代替!大家?是不是半斤八兩呢?
其實,簡體字雖然好寫,但是卻不利于學習,記憶! 您會發現,簡體字中的很多字跟正體字部首是重的!比如,讓(?)根嚷,壤。犧(?),曦羲。雖然,簡體字少寫了幾筆,但是卻孤立的記憶,而且簡體字只是筆 畫的單純記憶而不像正體字的形象記憶。我的爺爺只念了3年 的書,可是卻能看紅樓夢等等小?。很多我們大陸人都說沒學過正體字,可是卻能看懂,不正好證明了 正體字的好學吧(當然受簡體字的影響,大陸人還是不會,而且經常犯把茶几寫作茶幾,頭髮寫作頭發這樣的錯誤)?以前文盲高不是正體字的錯,而是教育普及率 的問題。當然,與拼音字相比,方塊字確實很難學一些。當初,毛主席就說,漢字要朝拼音化發展,首先要簡化漢字。在文字改革的呼聲下,民國25年,國民政府 也公佈簡體字,但是第二年就被廢除。所以,說簡體字減少文盲只不過是看現象不看本質而已,而那種說國民黨跟中共對抗而讓臺灣人用繁體字,根本就是無中生 有!
至於,簡體字割裂文化,造成?讀理解困難,我想,大家都知道。有人說,簡體字輸入快,只能證明你的無知。五筆也是借鑑臺灣的「倉頡」,而且聽?,臺灣的很多中文輸入法,如「撫蝦碼」都可以達到300字!
漢字在中國統一的過程中像一條魔?一樣,把語言、血緣相差很大的中華民族聯係在一起。
分久必合,漢字功勞首當其衝!可惜,現在我們大陸人卻對此了解甚少。漢字演變時循規蹈矩,循序漸進的,可是,簡體字卻不是。簡體字把必要的偏旁,部分減掉,根本不是演變,而是割裂。自古演變至今的正體字,如同園丁把粗枝繁葉去掉一樣,而現在簡體字就如同把
枝葉全都去掉的麻杆似的。
所以,看來,港臺同胞不僅比大陸人更有中國心(文化,血緣中國,而不是政治中國),而且要比我們勤快許多,不知道偷懶(也許,在平時也許記筆記私下也像大陸一樣用二簡。)
所以,希望大陸政府即使不恢復正體字,也要完善一下文字,不要胡亂?字,一字代多字,代多義。我寧願多寫幾筆,也不願?字增加學習負擔,記那?多的多音字啊!
(●作者我為狂,山東人,目前在濟南的某大學就讀。本文為ETtoday.com網友來稿,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。●照片為資料照。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